德育之窗
致全市学生家长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一封信
尊敬的学生家长:
您好!当前,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依然十分严峻,诈骗手段多种多样,并且不断更新迭代,导致多人上当受骗,严重危害财产安全,扰乱正常的生活秩序。今年以来,我市已发生多起学生被骗案件,涉案金额千元至万元不等,请家长务必引以为鉴、提高警惕。我们特向您发此信,请您带着孩子一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:
一、注意识别,熟知诈骗手段
缴费诈骗:骗子假冒或盗取老师微信、QQ号码,在班级群内,冒充班主任老师收取学费、资料费、服装费等实施诈骗。
兼职刷单诈骗:骗子在各大社交平台发布“足不出户、日赚千元”的兼职刷单广告,称只要点赞关注、浏览网页就可以得到酬劳,之后诱导学生或家长下载刷单APP垫资充值做任务实施诈骗。
免费送皮肤诈骗:骗子通过抖音、快手、微信、QQ等平台发布免费送游戏皮肤等广告,诱导学生操作家长手机或自己手机扫描二维码付款实施诈骗。
冒充公检法诈骗:骗子冒充公检法身份添加学生,之后以学生玩的游戏里面有诈骗团伙、泄露他人隐私、QQ被举报、涉嫌违法犯罪等需要配合检查为由,对学生进行威逼、恐吓,诱导学生使用家人手机或自己手机下载APP、绑定银行卡、扫描付款二维码进行转账实施诈骗。
冒充熟人诈骗:骗子盗取学生亲朋好友的微信号、QQ号后,冒充亲朋好友向学生借款,或者以发生意外、生病等为由,要求学生转账汇款实施诈骗。
买卖游戏账号、装备诈骗:骗子通过发布买卖游戏装备、账号等虚假信息,诱导学生添加其为微信、QQ好友,进而引导私下转账交易,或发送虚假交易平台实施诈骗,甚至会骗取受害人的游戏账号实施诈骗。
二、提高警惕,加强防范意识
请各位学生牢记:1.遵纪守法,不参与刷单、网上裸聊等,不出租、出借、出售个人的银行卡、手机卡、微信号、QQ号等,不为来历不明的资金进行转账。2.坚持不轻信、不透露、不点击、不转账的原则,网上购物交易选择正规平台,日常多接触、掌握一些防骗信息和技巧,注意保护好个人身份信息、银行卡账号密码、验证码、群聊二维码等。3.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,免费赠送、低价交易游戏皮肤装备账号或明星周边产品的、点赞返现或充值返利的,都要留个心眼,牢记凡是提及保证金、扫码免费领取、开启屏幕共享等字眼的,都是诈骗。4.遇到有人通过QQ、微信、微博等聊天工具与你联系,且涉及到转账的,一定要通过电话和本人证实。
请家长朋友牢记:1.对孩子做好防骗宣传教育,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,如孩子有询问支付密码、惊慌等异常情况,请务必关心了解,如有被骗请保留好证据到就近派出所报警。2.请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、方式,家长不要将自己的手机微信及支付宝支付密码、银行卡密码等重要信息告知孩子。3.牢记96110全国反诈预警劝阻专号,做到及时接听并积极配合电话回访及见面劝阻工作,关注国家反诈中心微信公众号、抖音号,持续学习反诈知识,提升防骗本领。
三、快速反应,及时报警求助
如您或您的家人遭遇电信网络诈骗,请及时拨打110报警或前往附近派出所报案。
最后,感谢广大家长朋友们对校园反诈工作的大力支持。让我们共同营造一个安全无诈、温馨和谐的校园环境及家庭环境,共同守护孩子的健康成长!
鹤壁市反诈中心
2024年3月4日